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优秀志愿者
【最美采访】第七届“张家口最美志愿者”——霍振玲
发布时间:2025年3月25日点击量:40
问:成为志愿者的初衷是什么?

答:是想给过去的自己一个交代,自己曾经获得过很多帮助、鼓励,然后就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。以前总觉得自己渺小,但做志愿者后发现,原来自己微薄的力量真的能帮到人,让处处充满快乐和阳光。做志愿者的初衷可能千千万,但核心都离不开“被需要”的幸福和“付出爱”的本能。就像有人说的:“做志愿者就像种花,你不知道哪颗种子会开花,但埋下善意的那一刻,心里就已经有春天了。”


问:参与过哪些项目或活动,你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?

答:参加过活动很多,从温馨家园来说,我是残障人士领头人,带着他们康复健身得到快乐和自信,参加疫情防控,哪里需要去哪里,参加过社会各种活动,一盔一带、助力冬奥、无偿献血等,参加河北省第十届残疾人省运会等项目。作为团队负责人,我以自身先干为主,既是团队的领航员,给团队画一条清晰的“路”;又是团队的粘合剂,把一群人拧成“一股绳”,让团队明白投身公益这件事值得做,带着大家一起为慈善公益事业添砖加瓦。


问:做志愿服务时遇到最大的挫折或受到最大的委屈是什么?当时的心情及反应如何?

答:志愿者更多的是付出所以即便有点委屈都不算什么,不过就我本人而言,最怕的还是自己身体不方便,会让别人不理解。记得疫情防控的时候,很多居民觉得我们残障还出来参加防疫工作,非常不理解只能说我们心大。可在那个时候我们特别给力,因为我们把个人放最后,把集体放在第一位,把守护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。因为接触社会多,总有不如愿不理解但是我只想做好自己,做好志愿服务。


问:怎样理解志愿者的得与失?

答:理解志愿者的“得与失”,就像看一枚硬币的正反面,表面看是付出时间精力,实则藏着更深层的价值交换。比如志愿者看似失去了时间,其实是换来了更有趣的人生;付出的精力也没有消失,而是转化成了社会价值和个人影响力;而遭遇的误解和委屈像砂纸,虽然痛,但能把志愿者的初心打磨得更坚韧。志愿者的得失,就像往存钱罐里投硬币,当下听到的是硬币落下的“失去感”,但某天打开罐子,会发现早已攒下了意想不到的“人生利息”。但是广大志愿者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,不可一味的付出,也不要因为做志愿服务而影响其他重要事情。


问: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?有哪些缺点?自己的性格对做志愿服务有哪些帮助、有哪些弊端?

答:我感觉我想法简单、生活简单,性格还有点执着,倔强。我的性格弊端就是偶尔会过度理想化,也会不懂变通。对做志愿服务的帮助就是在需要长期坚持的领域(如助学、环保),执着是破局关键,不会被短期挫折劝退;心思纯粹,更容易和服务对象(如老人、儿童)建立信任。我还有很多想通过做志愿服务来学习,让自己做的更好,希望在公益路能收获更多,弥补自己的不足。


问:对未来的志愿服务有何期望,希望通过志愿活动实现什么样的目标,是否有进一步的计划和打算?

答:我对未来的志愿服务有两大期望:

一、从“体力活”到“技术流”的转型。现在80%的志愿服务仍停留在扫地、站岗等基础层面,未来希望用科技打破代际壁垒,如给社区老人教AI绘画等。二、从“做好事”到“造系统”的升维。现在很多公益只解决表面问题(如给困境学生送书包),不触及深层矛盾。未来希望助学不止于捐款,而是联合教育局打造“职业启蒙+心理辅导+校企实习”成长链;助老也不止于送米面,而是推动适老化改造与智慧养老平台对接。

志愿服务的未来,不是比谁更惨更苦情,而是比谁更聪明更专业。与其等待“被感动”,不如把自己活成“解决方案”,当你的服务能同时满足社会需求、队员成长、资源方价值时,善意自会像滚雪球般壮大。

希望所有志愿者改变观念,别总想着“拯救世界”,先解决方圆3公里内看得见的问题(如社区宠物粪便治理)。在现在基础上,为更多人带来快乐,影响更多爱心人士一起做有意义事,让身边有困难人得到帮助和快乐,能实现自己心中目标就是帮扶。



访谈人:孔德宇

访谈对象:霍振玲

地址:张家口市经开区朝阳西大街凤凰城15A号楼 电话:18631388059 邮编:075000 邮箱:zjkcsyg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7-2025   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 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冀ICP备1802379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