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机构动态
关爱在路上——第133站慰问
发布时间:2021年5月18日点击量:974

在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,为重温党的光辉历程,增强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5月18日上午,怀着对革命老前辈的崇敬之情,由阳光行志愿者协会桥西分队牵头开展第133站慰问活动,在领队杜同会的带领下,志愿者李尚林、殷果花、郭宝茹、张建花、何桂明、李蓉萍、王英、杨顺、马淑琴,张家口兴邦公益团队张举、刘宝玲、张占成一行13人,前往桥东区市委家属楼,慰问参加抗美援朝功勋老兵胡凤楼和周兴炎。向两位老兵致以崇高敬意和亲切问候,并送去慰问金、米、油及军装等慰问品。

走进胡老家,老人热情的接待了志愿者,91岁的胡老1931年出生,1949年入伍,1951年2月入朝,在1951年51年底就开始在前线坑道给部队官兵及战俘放电影,拉起一块小白布战俘放思想教育片看到敌人的炸弹从隧道穿过去了,离前沿阵地很近,敌人阵地的大炮都看的很清楚。1953年回张家口负责部队的放映工作,在文化处工作五十多年,1966年转业。交谈中胡老还给我们讲了那个年代去前线放电影的故事,每放一个电影都需要五六次的停放,因为当放电影时需要开发电机,当发电机开启后就会有亮光,敌人的飞机就会顺着亮光轰炸,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也找到了对付敌机的方法,斗智斗勇最终成功了。还给我们拿出来当年抗美援朝时留下的喝水缸及泛黄的照片,每一张照片、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,都值得被珍惜。

随后又来到了周兴炎老人家里,老人1933年出生,88岁,1951年入伍,同年5月入朝,一直战斗在前线,1953年10月回国,1976年转业。现在还是高大威武的周老,浑身充满着军人的气质,老人非常高兴地和大家一一握手,当周老接过军装的时候,非常激动,连声致谢。志愿者围着老人坐在一起,周老高兴的不知从哪说起,老人参加过很多战斗,在坑道里住了三年,一件衣服穿两季,冬天毛朝里穿,夏天毛朝外穿,平时不打仗就挖工事,打仗就送炮弹。有一次往前线送炮弹,扛一箱炮弹,遇到敌人的炮弹在半空中炸了,当时就牺牲了三个人,自己被炸伤了腿。还有一次在保卫开城战斗中,攻打79号高地,非常难打,同志们都穿上比较新的衣服,交最后一次党费去参加战斗,准备决一死战。就是这场战斗打断了两根肋骨,说到这里周老唱起了《保卫开城》这首接着周老带领志愿者一起又唱了一首《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》,周老声音洪亮,气势十足,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是不可抗拒的力量。

可想而知当年这些革命前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,抛头颅撒热血,勇担责任!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党和国家,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,岁月虽然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,但他们对祖国的爱没有变,国家不会忘记他们,历史不会忘记他们,人民不会忘记他们,志愿者不会忘记他们,追寻着红色记忆,倾听着历史回响。

走访老兵的过程,也是接受红色教育的宝贵机会,每一位老兵都承载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记忆,都印刻着往昔的峥嵘岁月,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,感恩功勋老兵,传承红色基因,振兴民族复兴。宝贵的红色文化和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、命运相系,是永远不会忘却的记忆。

地址:张家口市经开区朝阳西大街凤凰城15A号楼 电话:18631388059 邮编:075000 邮箱:zjkcsyg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7-2025   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 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冀ICP备1802379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