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|
当前位置:首页 > 机构动态
大年初二,这些习俗要注意!
阳原慈善义工联合会会长刘立东
桥东区慈善义工联合会会长李军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。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,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。
古代的春节是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,我们已经慢慢简化了一下过年的传统习俗。
苗族把春节称作“客家年”,家家户户杀猪宰羊,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还要唱《开春歌》,歌词大意为思春、盼春、惜春、挽春等。
杀年猪吃疱汤一定是一生中不可错过的一顿饭,这不仅仅寓意着热火朝天过年的开始,也寓意着来年大丰收!
满族过年
很多年前,小编以为只有东北才有满族,直到一个要好的小伙伴告诉我她也是在贵州的满族人。满族除了常规的包饺子、辞旧岁、迎新春外,春节期间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。
布依族的伙伴在除夕夜时,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,整夜守岁。大年初一天刚亮,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,谁最先挑回头担水,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,也以此预兆丰年。
侗族过春节有大年和小年之分。侗族称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,又叫“姑婆年”,是纪念姑婆的节日,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,过年要回家探亲团圆。新年初一凌晨,要抢“头水”,当全寨响起一片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时,后生们就飞快地挑起水桶,手举火把,冲向井台,打上一担水飞速地挑回家。
而且年夜饭的时候要慢慢吃,用大人们说的话就是:要吃出吃了一年的感觉。作为小孩最爱过年的原因之一,就是年三十的时候,长辈们还会给晚辈发新年红包——压岁钱!
水族过年初一的卯日盛行着青年男女唱对歌的习俗,未婚的水族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,对唱情歌表达爱意,小伙子如能通过姑娘的考验便可走到一起。因此,卯节又有“水族情人节”之称。
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凌晨 00:00 ,在贵州有“接年”一说,就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,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辞旧迎新。
还记得小时候每年在家过年,大年初一凌晨时刻,父母都会开门“放火炮”以示辞旧迎新之意。除了凌晨放爆竹之外,很多人家在初一早早的就起床,父母就煮好糍粑等孩子起床来吃,吃好早餐,我们就穿上新衣服出去玩了。
祭祖
祭祖,是贵州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,除夕到来之前,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、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,安放供桌,摆好香炉、供品,由家长主祭,烧三炷香,叩拜后,祈求丰收,最后烧纸钱。
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、叩拜神灵,其实就是给祖先、诸神拜年。现在比较常见的是,吃饭之前先摆碗筷祭拜过世的老人,以示拜年和纪念。
吃糍粑
在贵州,每年的大年初一或者元宵节的早上,妈妈都会起床为家里准备又白又糯的糍粑作为早餐,这个时候用糍粑作为早餐是具有特殊意义的。
新年的第一天吃糍粑,从味道上取其甜甜美美之意,从字面上体现一种圆满之意!
除了这些必做的“年事”之外,在贵州,过年的时候还有一些大人告诉我们的“过年必须遵守的禁忌“,尤其是年初一那天,禁忌是最多的:
年初一必须遵守的禁忌:
忌倒污水、洗衣、洗头
一般在大年初一到初三,最好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,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,包括洗衣、洗头也是不行的!
忌扫地
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,否则会扫走运气、破财。假使非要扫地不可,须从外头扫到里边。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这一习俗,除夕晚上提前扫除干净,年初一不动扫帚。还有初一扫地,以后出门被大风吹的说法。
忌打碎物品
大人们认为,新年的第一天就打碎家具,寓意着一年四季会不吉利。不过要是由于不慎打碎了易碎物也不要紧,只要赶快说上一句:“碎(岁)碎(岁)平安”,就会化凶为吉了!
忌啼哭
新年的时候啼哭是不好的兆头,因此,为了维持好兆头,过年期间大人是不会轻易教训孩子的!让孩子都过得开开心心的,这样是为了避免小孩随随便便就哭!
忌动针线
回娘家
热热闹闹的拜年过去了,接下来就是大年初二,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节日。为什么呢?因为在这一天,小孩们被打扮的漂漂亮亮,要和爸爸妈妈一块去姥姥家了,自然,又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要进嘴,还有大把大把的压岁钱收(虽然,最后总是被骗走~),更重要的是,还可以看爸爸给姥姥磕头拜年!因为,这一天,是我们传统的——迎婿日 大年初二,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。这一天,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,分给娘家的小孩,并且在娘家吃午饭。不但如此,在过去,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。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,人们以早为贵,早有所成,一切占先。人们早起后,早鸣鞭炮,早开福门,早迎财喜神,早出门叩节拜年。过了“四始”日,人们就不再讲究“早”字了,故有“大年初一起五更,大年初二日头红”的说话。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,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,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,得以叙叙旧、话话家常。
新郎第一次拜谒岳父母,要备带三牲大礼。岳父母要让女婿“食甜卵(鸡蛋)”,并设酒席款待。女婿用完餐后当日回程,留妻子住娘家,按约定日子接新娘回去或由新娘的兄弟送回。不过,现在礼俗大多简化。新郎亲迎新娘过门后,即刻偕同新娘“返厝”,然后再出门兜一下后,再到新城“二返厝”,婚后回娘家就一切如常了。 祭祖,上坟
自古以来正月初二都有祭祖、上坟仪式,不论身份地位多高,这天都要进行祭祖活动。俗称“给祖先拜年”。表达了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。 祭财神
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,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,还是普通家庭,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。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。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。这天中午要吃馄饨,俗称"元宝汤"。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。老北京的大商号,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,祭品要用"五大供",即整猪、整羊、整鸡、整鸭、红色活鲤鱼等,祈望今年要发大财。
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,主要有以下几种:
赵公明 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,故又名赵玄坛。此人来源于《封神演义》,姜子牙封他为"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"。赵明朗,字公明,道教中的玄武之神,俗称赵公元师。此说来源于《三教搜神大全》,圣号全称为:"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"。
比干 殷纣王的叔父,因忠耿正直,被挖心。因其"无心",故不偏倚,后世人奉为财神,此事载于《史记?殷本记》。
范蠡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,帮助越王打败吴国,后来经商发了大财,改名陶朱公。后人奉为财神。
关羽 三国中的关羽是个"全能"人物,最重义气,后人把"义"和"利"等同对待,奉为财神。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,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。
上述财神中,范蠡、比干等称为文财神,赵公天师、关羽为武财神。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,称为"财帛星君"。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,附会为财神。还有以齐天大圣、招财童子为财神者。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,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,黑面浓髯,顶盔贯甲,手中执鞭,周围画有聚宝盆、大元宝、珊瑚之类的图案,加以衬托,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。 下一条:春节不打烊 志愿不缺岗
|
地址:张家口市经开区朝阳西大街凤凰城15A号楼 电话:18631388059 邮编:075000 邮箱:zjkcsyg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7-2025
张家口慈善义工联合会
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8023792号-1